金管會今年起要求實收資本額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需編列永續報告書,國內永續品牌CSRone永續智庫與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發表最新調查,2022年台灣出版永續報告書破800本,其中針對777本國內企業公開的永續報告書進行剖析發現,約65.8%企業常態性設置永續委員會,但仍有9成企業薪酬未與ESG績效連結,CSRone永續智庫營運副總陳厚儒指出,「企業對薪酬較敏感,但永續、企業經營的績效會走向整合趨勢,ESG勢必與個人KPI做結合。」
發現一:44.6%受新規範企業未出版永續報告
今年蒐錄的永續報告書達777本,數量上較2021年成長20%,其中90.3%由上市櫃企業出版。 至於適用金管會新規範的資本額20億到50億的上市櫃企業共有278家,卻仍有124家未出版永續報告、占比達44% 。意味這124家企業,必須得加快腳步在今年出版永續報告。
發現二:65.8%設企業永續委員會,9成未連結薪酬與績效
為鼓勵企業內化永續發展目標,近年國際著名永續評比指標,紛紛將企業高層薪酬與ESG績效連結納入評分項目。本次研究調查發現,雖然已有65.8%企業常態性設置永續委員會, 但僅9.8%企業揭露永續績效與薪酬連結 。
陳厚儒分析,企業對薪酬較敏感,而且幾乎所有部門都會參與ESG的作業,不只是永續部門的績效,若企業要設定ESG績效與薪酬連結,會是一個大工程。
現階段企業主要做法是,高階主管的紅利、薪酬跟ESG連結,像是英國石油公司BP的執行長的紅利跟每年公司減碳目標達成率掛勾。
為什麼企業揭露永續績效與薪酬連結重要?陳厚儒提到:「企業ESG作為會影響財務,而財務決策也會影響ESG成果,這兩塊要整合,勢必會跟個人KPI結合。」
發現三、29%企業設淨零路徑,提升對供應商風險管理重視
在減碳指標上,企業提及碳中和、碳權、內部碳定價三者比例,較2021年提高的趨勢,其中提到碳中和(23.6%)比例最高。
研究團隊指出,已有多達229本報告書(29.5%)回應政府設定的淨零路徑,在這229本報告書中,僅33.6%企業參與國際上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來擬定減碳路徑;更有77.9%尚未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但較去年公布的82.8%企業已有明顯提升。
同時因應國際品牌減碳的要求,企業逐步擴大提高供應商永續政策要求,確保在生產的過程中,供應商針對減碳、人權管理等各面向目標落實。調查顯示,97.3%企業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但其中僅63.4%企業對供應商風險進行管理與評估。研究團隊提醒:「 供應夥伴永續管理的重要性逐年提升,企業須更加重視管理供應商潛在風險。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