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立碳市場3年,昨天宣布將水泥、鋼鐵、電解鋁這3大碳排放大戶納入管理,擬於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官方坦言,中國碳權市場活躍度低,和歐盟的成熟碳市場差距大。
中國生態環境部辦公廳9日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內容指出,2024年作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首個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2027年以後是深化完善階段,在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方面加強。
綜合中證網與界面新聞報導,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的納入門檻與發電行業相同,為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企業。新增重點排放單位約1500家,總排放量新增約30億噸。屆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總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將達約60%。
中國生態環境部在編製背景中指出,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從發電行業開始,於2021年7月正式啟動上線交易,目前已經完成兩個履約週期,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官方同時指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仍存在不足。由於當前僅涵蓋發電行業,參與主體(業者)高度同質化,導致市場活躍度低,市場機制作用未能充分發揮,與歐盟等涵蓋多個行業的成熟碳市場差距較大。
中國生態環境部在文件中表示,對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造紙和航空等重點行業納入碳市場的成熟程度進行全面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建材(水泥)、鋼鐵、有色金屬(電解鋁)行業基礎條件成熟。
資料來源:中央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