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紅利是指把徵收到的「氣候收入」依比例歸還給民眾,或獎勵減碳有成的企業或家庭。一方面可以補償生活中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一方面可以避免民眾受到成本轉嫁的間接剝奪。國際上已有幾個國家施行碳紅利制度,他們是如何分配的呢?
2023年是台灣碳金融快速發展的一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於8月7日在高雄揭牌,2024年預計針對年排碳量逾2.5萬公噸、共287家的排碳大戶開徵碳費。
碳權交易系統、碳稅、碳費、歐盟碳關稅(又稱為碳關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碳中和⋯⋯等各項名詞出現在各大媒體版面。隨著台灣碳金融市場逐步形成,一個比較少討論的名詞也進入大眾視野,那就是「碳紅利」(carbon dividends)。
什麼是碳紅利?
碳紅利,簡而言之就是把氣候收入(climate income),也就是政府課收的碳稅、碳邊境税或是碳權交易的所得,依據不同方式分發給人民。美國麻省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博伊斯(James K. Boyce),多年來致力推動碳紅利,他認為此政策更能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並促進一般民眾更好地接受減碳政策。
一般大眾或許會好奇:「碳紅利如何能促進公平正義?」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先了解市場工具的爭議。
其實不論是碳稅或碳權交易,都常受到反對團體的批評。首先,他們認為此舉是用資本主義的方式解決資本主義帶來的問題,企業或是工廠只要付錢就可以排放污染、破壞環境,因而被調侃為新型的「贖罪券」。
另一個對碳市場工具的主要批評是「將成本轉嫁於消費者」。舉例來說,廠商因繳交碳稅增加成本,轉而將產品價格提高,徵收碳稅或碳權制度反而是苦了最底層的消費者,讓他們付更多的錢購買相同的產品或服務。
碳紅利就是消弭這些批評的一項政策工具。
透過把徵收到的「氣候收入」還給民眾或獎勵減碳有成的企業或家庭,一方面補償民眾受到污染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如增溫、健康問題),另一方面避免消費者因為成本轉嫁問題被間接剝削。在促進環保、節能減碳的同時,現金回饋可提高民眾對於減碳政策的支持。因為具有這些優點,使得碳紅利在全世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兩個實施碳紅利制度的成功案例:加拿大與瑞士
國際上已有幾個國家施行碳紅利制度。其中一個是加拿大,2019年起聯邦政府針對尚未實施碳定價的省開徵「碳稅」(Carbon Tax)。到2020年時,每噸碳價已達到加幣50元(約台幣1170元),並涵蓋了加國境內約84.2%的溫室氣體排放。
加拿大絕大部分的碳稅收入(90%)都回饋給家庭支出(類似退稅,金額隨省份及家庭人數不同),剩下10%用於教育和公共建設。
另外一個例子是從2008年開始徵收碳稅的瑞士,瑞士將碳稅約三分之二的收入重新分配給居民和企業(按薪水比例)。 剩下的三分之一則用來投資建築節能計畫和再生能源技術。
瑞士居民每年可通過健康保險帳單折扣獲得碳紅利在瑞士每位居民都規定要有健康保險,這樣的分配方式不僅快速又便利,但也因為是附加在健保帳單上,許多居民反而不知道政府有此碳紅利返還於民的政策
根據2019年對1050名瑞士居民進行的調查發現,只有11.8%的受訪者知道碳稅收入被重新分配給居民和企業,而只有14.7%的受訪者知道碳紅利是通過年度健康保險帳單的折扣支付給他們。也導致了有些反對聲浪認為,碳紅利普發其實並無助於推行碳定價措施。
剛起步的台灣碳金融
台灣目前不論是碳費或是碳權交易制度都屬於剛起步,例如2024年碳費只針對200多家排放大戶徵收,且目前社會討論的價格落在每公噸300~500台幣,遠遠低於國際碳價。想要有更能促進公平正義的碳紅利,勢必未來價格要提高。此外,針對碳紅利的回饋機制要如何設計(歸還比例與歸還方式)與應用、是否仿效加拿大或瑞士制度,仍有許多討論與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Comments